10月30日消息,我们从小就知道候鸟迁徙的故事,一些鸟类会在冬天温度较低的时候,飞到气候更暖的热带地区过冬,春天的时候再返回,随着季节变化而南北迁移。
不过,这些候鸟到底在迁徙时候能飞多远,又是什么样的路线,这些问题一直是学者们研究的话题。
近年来,借助卫星追踪设备,科研人员终于了解了很多候鸟迁徙过程中的信息。
而且目前国内开展的候鸟迁徙卫星追踪研究所采用的设备,都是国内企业自主研发的。
通过这种设备监测,专家们发现,洞庭湖周围的小白额雁、豆雁、灰雁等8种候鸟中,白额雁飞得最快,它们会经过6000多公里的飞行,直接抵达目的地西伯利亚。
目前记录到连续飞行最长的鸟类是斑尾塍鹬。
它们能一口气飞行11天,从北半球的美国阿拉斯加穿越太平洋直达南半球的新西兰,中途不停歇,连续飞行距离长达11000多公里,被称为鸟中马拉松冠军。
另外,大数据记录到迁徙路线最远的要数大杜鹃,从非洲南部沿印度洋海岸线一直飞到我国东北繁殖后代,然后再回到非洲南部度冬,一年迁徙距离超过3万公里。
最快的是短跑冠军则是红嘴鸥,在南海借助气流的时候,它的时速能够超过230公里,跟我们普通高铁250公里的时速差不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