感官上的豪华,同样重要
当年,日系车能够打造享誉世界的豪华品牌,其中一个原因就是他们十分注重细节与材料的处理,主打一个简洁、实用且人性化。举一个小例子来说,雷克萨斯LS系列在内饰上用了3.5mm的缝线而不是常见的5mm。这种细微的变化不会有人注意,但它带来的效果是让表面的褶皱与错位更少,触感也更加细腻。
来到电动化时代,汽车技术本身很难成为阻碍国产车冲击豪华的拦路虎。但想要消费者买单,不仅要在技术上真的够豪华,也要看起来,用起来都让人感受到豪华。
因此,通过用更好的材料、请更知名的设计师、升级产线设备提高工艺等方式,国产车一直在尝试更多向上的可能性。不过细节部分,往往很容易被忽略。
最近,月销量即将突破四万的理想汽车,介绍了自己在细节与质量上的经验与操作模式。通常传统车企,感知质量(PQ)工程师只对工程完成的质量作出评价,但在理想,PQ工程师需要同时扮演产品经理的角色,在研发与制造两方面共同下功夫。
在这种体系架构下,理想汽车创造了一套独特的感知质量评价体系。它不仅重视舒适体验,还重视感官上的豪华。
一种舒适取向的豪华
通常来看,车企并不会刻意对感知质量做宣传,因此感知质量这一环,听起来似乎很陌生。据理想汽车介绍,感知质量(perceived quality,简称PQ)是用户基于视觉、触觉、嗅觉、听觉、心理感觉对产品作出的评价。这样的评价通常具有一定主观性。而理想基于外观品质、座椅舒适性、操作舒适性、灯光品质、声音品质、人机工效,加上功能逻辑,形成6+1的完整评价维度。
这种评价体系对整车全方位的体验都提出了更高要求。网上经常流传这样一句话:假如你不喜欢理想汽车,那么你千万别去试驾,因为试了就回不来了。这话虽然多少有点调侃的意思,但从侧面反映出,理想在体验感与舒适性方面十分优秀。例如,理想L7在试制车阶段,二排安全带固定在C柱上,这导致部分乘客在系好安全带的情况下会出现安全带勒脖子的情况出现,因此在量产版本上,他们通过改变安全带的固定位置从而解决了这一问题。
另一个品驾有深刻体会的,则是侧门上的手肘靠垫。品驾曾试驾过理想多款车型,在驾驶过程中觉得很舒服的一个细节,是中央扶手与车门板上储物盒后部的靠垫高度一致,因此可以将双臂手肘平行放在上面,相比于某些高度不一致的车型来说,长时间驾车的舒适度会有所提升。
而这样一个细节,其实也在理想这套评价体系的考量范围内,量产车通过垫高侧门拉手盒后部,才保证了两侧高度一致。这些细节在一些传统豪华品牌上,都未必做到很好。
感知质量也并不停留于细微之处。据理想汽车介绍,在L9上市前七个月,才突然决定将车门由半包换为全包,此举不仅需要投入大量资金,且七个月的时间其实非常紧张。但全包门更方便上下车,这对于主打家庭属性的理想来说,是一个很重要的体验。
这种舒适取向的豪华,其实是目前市场上的一个空白。传统豪华品牌的顶级产品通常都是全球车型,很难针对某一市场进行特别调整。并且从价位上来看,豪华品牌的舒适,往往需要掏更多的钱才能买到。
而在体验之外,感知质量还需要负责一些表面功夫。
既然做好了,那也需要看起来很好
表面功夫通常听起来都很贬义,但如果已经做好了内在,做好表面不仅是锦上添花,也是内在好的一种外在传递。
安全性方面,今年4月公布的中国保险汽车安全指数显示,理想L8驾驶员侧正面25%偏置碰撞、乘员侧正面25%偏置碰撞两项评价均为G(优秀),在安全性上十分优秀。但让车看起来更安全也同样是理想的目标。例如安全带底端有无护套,虽然对安全并没有实际上的影响,但从感官上来说,有护套的看起来更有安全感,且更加美观。
在细节设计上,即便是日常并不怎么看得见的地方,理想也重视其美观性。例如前机盖内侧是否平整美观、发动机舱内是否凌乱、尾灯饰板是否平整、贯穿式灯带亮度是否均匀等,均是理想在设计与制造过程中,会考虑的问题。
这些细节,处理得好,并不一定会引人注目,但处理不好,反而会非常明显,降低车辆的整体格调。因此,既然已经做好了内在,那么看起来好,也不能单纯地当作表面功夫去理解,而是走向豪华的必要功课。
这些年来,品驾也接触了不少品牌的豪华电动车。可以说,无论从三电出发还是智能化,国产品牌的技术实力已经到位,甚至在曾经国产品牌不擅长的底盘操控上,都也有了很大进步。不过真正能撑起豪华的,目前还是少数。
不可否认,最重要的原因之一,是品牌力需要时间的积累,对比那些百年品牌来说,新势力们刚刚是它们的零头。而另一方面,舒适感是否到位、细节处理的好坏、视觉与听觉感官上的处理,往往比堆料出来的豪华还要重要。就如同一个座椅即便用了再好的皮革与填充材料,如果它看起来不美观,坐起来也不舒服,那么它的材料也没人会关心。
理想在销量上已经证明,这种注重感官与体验的方式,是人们所能接受的国产豪华,而这背后感知质量体系,比想象中更重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