班杜拉的三四五, 在各地的教师考试中,无论是教育学还是教育心理学,都有一些说个不停的人。今天,我们来看看班杜拉。在教师考试中,关于班杜拉的相关知识既是重点也是难点。主考题以客观题为主,重在理解。
今天学习班杜拉的三、四、五。
班杜拉的三:强化三个分类
(1)直接强化:观察者通过观察行为得到强化。
(2)替代强化:观察者通过看到角色模型的行为被强化而得到强化。
比如杀鸡儆猴的警示等等。
(3)自我强化:人可以观察自己的行为,按照自己的标准进行判断,从而强化或惩罚自己。
比如你考的很好,给自己买了一件衣服。
班杜拉的四:四个模仿
(1)直接模仿,即最简单的模仿学习法。
(2)全面模仿,即更复杂的模仿学习方法。学习者通过模仿学习到的行为不一定直接来自一个模型,而是通过整合多个模型的行为形成自己的行为。
(3)象征性模仿是指学习者模仿的不是模型人物的具体行为,而是其性检查或行为所代表的意义。
比如电影、电视、儿童故事中描述的偶像人物,勇敢、聪明,行为背后恰到好处,旨在引起孩子的模仿。
(4)抽象模仿是指学习者通过观察学习到的是抽象的原理,而不是具体的行为。比如在解决算术问题时,学生从老师对例题的讲解中得知,解题的原理是抽象模仿。
比如在解决算术问题时,学生从老师对例题的讲解中得知,解题的原理是抽象模仿。
班杜拉的五:五种观察学习效应
(1)获得效应:通过观察获得新的技能和行为模式。
比如父母使用文明语言,子女习得文明语言;父母使用不文明语言,孩子也经常使用不文明语言。观察学习的习得效应可以解释大部分与态度和道德有关的新行为学习。
(2)抑制效应和去抑制效应:抑制效应是指观察者在看到他人的坏(或好)行为受到社会谴责时,会暂时抑制被谴责的坏(或好)行为。去抑制是指观察者看到他人的不良行为没有受到应有的惩罚。
其被抑制的不良行为又复发了。
(3)促进反应效应:通过观察促进新的学习或强化先前获得的行为。
比如体育课,有的同学胆子太小,不敢做一些危险的动作。这时候老师让一个胆大的学生先演示一下。胆小的学生看到别人能做这个动作,就有了底气,认为自己也能做,从而促进新行为的学习。反应促进也指加强先前获得的行为。
(4)刺激导向效应(Stimulation-directed effect):通过观察角色模型的行为,观察者将其注意力导向特定的刺激。
(5)情绪唤起效应:指看到榜样所表达的情绪,在观察者身上很容易引起类似的情绪。
学习完重要知识后,有几个常见的练习:
1.不属于班杜拉观察学习效应的是()。
A.获得效应b .抑制效应c .投射效应d .反应促进效应
1.丙.分析:班杜拉观察到学习的五种效应:第一,习得效应。第二,抑制效应和去抑制效应。第三,反应促进作用。第四,刺激指向效应。第五,情感唤醒功能。ABD属于班杜拉的观察学习效应,
C项的投射效应是社会心理学中的一种自卫功能,是指他人有自己的想法或欲望。不符合问题。所以,题目是c。
2.一个学生经常违反纪律。调到班风纪律好的班级后,受同学影响,违纪行为暂时少了。这体现了对学习的观察()。
A.情绪唤起效应b .获得效应c .抑制效应d .反应促进效应
2.丙.解析:抑制效应是指观察者在看到他人的不良(或良好)行为受到社会谴责时,会暂时抑制被谴责的不良(或良好)行为。所以,本题选择c项。
3.目前,各行各业都在寻找和挖掘身边的榜样,希望通过榜样引领和带动行业的发展。这种行为是利用()。
A.真理强化b .替代强化c .自我强化d .系统强化
3.乙.解析:班杜拉把强化分为:(1)直接强化,观察者通过观察行为来强化。(2)替代强化,观察者通过看到角色模型的行为被强化而得到强化。(3)自我强化,人们可以观察自己的行为,
并且按照自己的标准去判断,从而强化或者惩罚自己。以身作则促进整个行业发展的题目是基于替代强化的原理,所以这个题目选b。
4.电影、电视剧、儿童故事书中描写的偶像人物,其行为背后所透露出的勇敢、智慧、正义的性格,目的在于唤起孩子的()。
A.直接模仿b .全面模仿c .象征性模仿d .抽象模仿
4.丙.解析:题干中学到的不是行为,而是背后的意义,所以正确答案是c。
相信你在备考的过程中也遇到过很多这样的问题。希望通过这次学习,可以克服班杜拉的这部分问题,早日上岸。
中公教育解析
关注微信公众号中公教师招聘考试
回复即可查看每日时政新闻+时政模拟
回复即可免费获取各省备考资料
注:本文供访问者个人学习、研究或欣赏。版权归中公教师网所有,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或编辑。作品如已获本网授权,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出处:中公教师网。违反上述声明者,
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本文来自中公教师网。未经许可,禁止转载。
班杜拉的三四五,以上就是本文为您收集整理的班杜拉的三四五最新内容,希望能帮到您!更多相关内容欢迎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