硬镜 ,技术向高端化迭代速度更快
硬镜生态系统整体偏向开放 ,产业链模式成熟且完善 ,中游制造商通过上游+下游完整的供应链即可实现产品的生产及销售,行业内玩家数量较多,拿证难度和技术壁垒相比软镜整体更低。普通产品竞争的激烈化也使得硬镜市场快速向更高端迈进,从由 2D 走向 3D,清晰度方面也向更加高清的 4K 迭代。
纵观硬镜的发展,技术的演进表现为以下方面:在信号处理上逐渐引入 AI 进行更高维度的图像处理分析;在图像传感器上 CCD 逐步被 CMOS 替代;在传统白光的基础上进一步向荧光内镜发展 。 国产龙头好风凭借力 ,有望通过借助新一代技术实现自身竞争优势,未来硬镜市场份额预计会不断向头部国产企业集中,与此同时也将存在众多中小国产厂商分布在不同的细分赛道 ,行业呈现中心化(头部集中) 和分散化(细分赛道厂商林立) 共存的格局。
软镜,基础门槛更高,中游厂商对生产环节具有高整合度
医用软镜是融合光学系统设计、图像处理算法、电子成像、精密加工制造、软件开发应用等多学科技术为一体的综合交叉行业 。作为复杂的光 、机、电一体化的专业医疗设备 ,软镜产品零部件的设计和加工需要更高的精密度,需要的核心部件包括不限于图像传感器、光学镜头、照明光源、镜体部件等,加工、组装过程中实际所需要的零部件数量众多,乃至不同型号产品同一部件采用的零部件规格亦有差异。 因此,不同于硬镜成熟的上游供应链,软镜厂商往往对生产环节具有较高的整合度,会将关键部件的生产更多掌握在自身手中。
在技术趋势方面,除了要进一步解决机电和图像算法处理的问题,软镜核心技术还集中在超声、放大、 电子染色技术等图像处理功能以及镜体操控的灵活性。展望未来,业内主要公司通过对临床医工合作的持续探索 ,将对产业链上的多模块和零部件进行自主研发与制造 ,推动产品技术快速更新迭代。
国产龙头抓住窗口期发力的机会 ,有望中长期实现赶超
在我国超过 30 年的医用内镜发展历史中,国产公司已取得了长足的进步 ,头部企业在部分医用内窥镜细分领域同时实现了质和量的突破 ,在图像清晰度、色彩还原度等核心性能指标上逐渐赶上进口厂商的中高端产品,从上游的关键零部件、 中游的整机设备生产至下游的产品品牌均逐渐占据一定比例。
同时,医用内镜也是一个充分展现技术活跃性的赛道,技术创新与融合不断涌现,这为国产龙头提供了实现技术赶超的重要窗口。例如 4K 高清成像技术 与 3D 技术结合,可帮助临床医生观察体内组织与器官细节,提高图像清晰度; 与荧光成像技术相结合 ,可为外科手术提供强大的导航功能 ,从而降低手术风险; 与更多其他技术相互融合,诞生出功能更丰富、技术更强大的内窥镜,如 超声内窥镜、共聚焦显微内窥镜、胶囊内窥镜、 内窥镜光学相干断层扫描系统等 。此外,还可融合人工智能等多种技术,开发出计算机辅助的半自动诊断系 统,提供更全面的信息,帮助医生实现精准诊疗,以获得最佳疗效,提升时间、资源和费用的利用效率。
相关公司
开立医疗:国产超声+内镜龙头,消化内镜近年来快速发展,硬镜等新产品逐渐起步 。根据前文招采端口径统计数据,2022公司消化内镜市占来达到8.32% :2023H1公司消化内镜市占率达到 9%,近 3 年市占率提升幅度达到6.5pct。在消化内镜市场份额持续提升的基础上,公司同样注重新产品的迭代,已推出支气管镜、光学放大内镜、 刚度可调镜体、超声内镜、十二指肠镜等多项高端镜种,带来新的增长点的同时 ,有望横向拓展在内镜行业的影响力。
澳华内镜:国产软镜领军企业,AQ-300 顺利放量加速国产替代。根据前文招采端口径统计数据,2022公司消化内镜市占率达到 4.84%;2023H1 公司消化内镜市占率达到 6.34%,近 3 年市占率提升幅度达到 6.5% 。相较 2022 年提升约 2.7pct,预计主要受益于旗舰机 AQ-300 上市以来的快速放量。AQ-300 可用于多科室的诊疗,其中双焦点内镜和十二指肠内镜处于注册审查阶段,支气管内镜、鼻咽喉内镜、 外科胆道内镜、泌尿内镜等产品处于型式检验阶段。 随着AQ-300 未来的大规模装机,预计将为公司业绩带来显著贡献。
迈瑞医疗:微创外科业务强势崛起,成为公司新的增长极。根据前文招采端口径统计数据,近 3 年公司硬镜产品的市占率提升十分明显,从 2020 年的 4.45%一跃提升至 2023H1的 16.46%,提升幅度达 12pct,其中胸腹腔镜份额更是从 6.4%提升至 24.3%,提升幅度达到近 18pct 。这主要得益于公司在微创外科领域保持高强度研发投入,新产品持续推出 ,23 年公司又最新发布了全链路自主研发腔镜平台 UX5 高端系列。根据公司投关公告,预计后续(23 年底)还将有重磅新品上市,进一步完善公司在微创外科领域的产品布局。
参考资料:20230914-安信证券-医疗器械行业深度分析 :从技术角度深度剖析国内医用内窥镜行业投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