操作性条件作用的基本规律(操作性条件作用的两个基本要素)

2023-09-21 03:55:16 hao333 5117

操作性条件作用的基本规律, 第一,响应行为和操作行为

1.反应行为:强调反应之前有刺激(即SR),是被动形成的,主要参考巴甫洛夫的经典条件作用理论。比如狗摇铃的进食实验,铃声是刺激,狗流口水是反应。

2.操作行为:强调先反应后刺激(即RS)是主动形成的,只要是斯金纳的操作条件反射理论,比如学生上课举手回答问题,老师当众表扬,学生学习积极性更高。在这个过程中,举手是一种行为。

老师的表扬是一种外部刺激。

第二,强化,惩罚,淡化

操作性条件作用的两个基本要素

例如:

正强化:考上了妈妈奖励100元。(奖励属于呈现愉快的刺激,旨在增加学生行为的概率。)

负强化:小明考的不错,他爸爸说以后不让你打扫卫生了。(不让你打扫是为了取消对刺激的厌恶,为了增加好行为的概率。)

处分:小明上课说话,老师说再说话就出去站着。(出门站着属于表现出对刺激的厌恶,为了减少言语行为的概率)

褪色:孩子在超市想要一个玩具,但是妈妈不肯买。孩子滚来滚去,水花四溅,母亲不理。(如果妈妈不理会,那就淡了。)

第三,调查形式

一般来说,在考试过程中,主要以例题选择题的形式出现,需要理解。

第四,巩固练习

1.下列属于操作条件反射理论的是()。

A.杯弓蛇影

B.看到老虎吓得面无人色

C.上课举手回答问题,当众被老师表扬。

D.风在颤抖,草在害怕。

1.丙.解析:ABD属于经典的条件反射理论,C选项是先举手的行为,然后是老师表扬的刺激,符合R-S,属于操作性条件反射。

2.吃完饭可以出去玩,属于()。

A.正强化b .负强化c .消退d .惩罚

2.答.解释:出去玩是令人愉快和兴奋的,增加吃这顿饭的行为是一种积极的行为。

操作性条件作用的基本规律,以上就是本文为您收集整理的操作性条件作用的基本规律最新内容,希望能帮到您!更多相关内容欢迎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