儿童亲社会道德判断发展(儿童亲社会行为发展特点)

2023-09-20 20:28:25 hao333 1556

儿童亲社会道德判断发展, 道德发展阶段理论在四川历年考试中经常涉及。除了皮亚杰和科尔伯格著名的道德发展阶段理论外,艾森伯格的亲社会道德理论也越来越频繁地出现。

一.背景介绍

美国儿童心理学家艾森伯格在科尔伯格道德发展理论的基础上创立了亲社会道德理论。科尔伯格研究中使用的两难故事几乎都涉及法律、权威或形式责任等问题。

法律、责任等这些问题会在一定程度上制约孩子对故事冲突的推理。因此,科尔伯格用他的两难故事只研究了儿童道德判断推理的一个方面:禁止导向推理。

艾森伯格区分并设计了另一种道德困境,亲社会道德困境,它不同于科尔伯格的困境来研究儿童的亲社会道德判断。亲社会困境的特征是,

一个人必须在满足自己的愿望、需求和/或价值与满足他人的愿望、需求和/或价值之间做出选择。帮助者的个人利益和接受者的利益之间存在着不可预测的矛盾。

艾森伯格采用了另一种道德困境,亲社会道德困境故事法。例如,一个城镇的居民必须选择是否与另一个城镇的洪水灾民分享食物,一个人必须在帮助被抢劫的妇女和保护自己之间做出选择。

本文研究了儿童亲社会道德判断的发展,提出了儿童亲社会道德判断发展的五个阶段。

二,亲社会道德发展的五个阶段

1.亲社会的道德困境故事

一天,女孩玛丽去参加一个朋友的生日聚会。在路上,玛丽看到一个女孩不小心摔倒,摔断了腿。受伤的女孩让玛丽去她家通知她的父母,让她的父母来带她去医院治疗。如果玛丽真的去通知了她的父母,

参加生日聚会就来不及了,错过了吃冰淇淋、蛋糕和所有游戏的时间。玛丽应该做什么?为什么?

2.亲社会道德发展的五个阶段

阶段1:享乐主义和自我关注的推理。帮助或不帮助他人的原因包括个人的直接利益,未来的互惠,或因为需要或喜欢某人而表达对某人的关心。

阶段2:面向需求的推理。当他人的需求与自己的需求发生冲突时,儿童会关注他人的生理、物质和心理需求。儿童只表现出对他人需求的简单关心,而没有表现出自我投射的角色选择、同情的言语表达等。

第三阶段:人际取向和刻板印象取向的认同和推理。儿童为证明自己帮助或不帮助他人的行为而给出的理由是好人或坏人,好人或坏人的刻板印象,他人的表扬和允许等。

第四阶段:移情推理。分为两个子阶段。第一种是自我投射共情推理。儿童判断中出现自我投射的同情反应或角色选择。他们关注他人的人权,并注意到与一个人的行为后果相关的内疚或情绪。二是过渡阶段。

儿童选择帮助他人或不帮助他人的原因包括内化的价值观、规范、责任和义务、对社会状况的关注或保护他人权利和尊严的需要。然而,孩子们并没有清楚而强烈地表达这些想法。

第五阶段:深层内化推理。儿童决定是否帮助他人的主要依据是其内化的价值观、规范或责任,履行个人和社会契约义务,以及改善社会条件的愿望。此外,儿童还提到与实践自己的价值观相关的消极或积极感受。

3.相应的年龄和表现

儿童亲社会行为发展特点

亲社会道德困境的推理从童年到青春期会经历五个层次。从表中可以看出,学龄前儿童的判断往往是享乐主义的:这些儿童往往认为玛丽应该去参加舞会,以免错过吃饭的机会。但是当孩子成熟时,

他们对他人的需求和期望的反应会增加,所以一些高中生觉得如果为了追求个人利益而忽视他人的明显需求,就会看不起自己。

儿童亲社会道德判断发展,以上就是本文为您收集整理的儿童亲社会道德判断发展最新内容,希望能帮到您!更多相关内容欢迎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