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25日,港股龙头药企中国生物制药公布2023年中期业绩。公告显示,尽管国内生物医药行业整体增长承压,但得益于“组织整合、全面创新、国际化、数字化”四大战略持续推进,公司业绩依然实现稳步增长,上半年实现营业收入152.8亿元(人民币,下同),经调整归母净利润14.8亿元,分别同比增长0.5%和1.2%。尤其是今年第二季度,随着疫情影响消散,公司业务快速增长,营收和经调整净利润增幅分别达到30%和20.7%。
(发布会现场)
创新投入再创新高 年底创新药达到6款
随着国内医药行业各项改革政策加速推进落地,市场竞争加剧,头部药企纷纷将创新驱动作为转型升级的重要战略。中国生物制药近年在创新研发领域不断增加投入,业绩公告显示,公司上半年研发投入高达26亿元,占总收入比例约17.1%,再创新高。其中创新药研发投入达21.3亿元,占总研发投入比例超过八成。业绩会上透露,到今年年底,预计中国生物制药的创新药产品达到6款,研发投入的快速增长有望驱动公司在国际最前沿的技术领域抢占先机。
公司此前通过海外平台invoX收购了三个国际先进的技术平台——F-star双抗技术平台、pHion的mRNA递送平台和Softhale的软雾吸入平台,实现全球多研发中心的战略布局。若剔除海外子公司高研发投入影响,中国生物制药国内企业经调整净利润上半年增幅达到8.2%。
除了自研,公司BD业务同样高歌猛进。今年以来,已有4个重磅项目落定,其中与益方生物合作的KRAS G12C抑制剂,有望填补国内市场空白;与鸿运华宁合作的GMA106(GIPR拮抗/GLP-1R激动剂),意味着公司正式布局当下最为火热的减重市场。
向管理要效益 销售管理费用率持续下降
创新研发之外,组织整合和数字化也效果显著。通过在全集团应用天书系统,中国生物制药实现了费用的透明化和可溯源化管理,有力推动了降本增效。除此之外,公司还通过销售团队的科学分线和精细化管理、以及对核心资产的业务聚焦,进一步降低了销售管理费用率。2023年上半年,公司的销售管理费用率下降至42.2%,较去年同期下降了超过3个百分点。2018年至今,已累计下降近7个百分点,充分展现了公司管理的高效、以及运营效率的显著提升。
今年上半年,中国生物制药肿瘤、外科/镇痛、肝病、呼吸四大重点治疗领域上半年分别实现收入44.9亿元、23.3亿元、22.9亿元、16.8亿元。凯立通(利马前列素片)、第三代G-CSF类新药亿立舒(艾贝格司亭α注射液)等重磅产品先后获批上市。据透露,PD-L1单抗TQB2450、ALK/c-Met/ROS1抑制剂TQB3101、ALK/c-Met抑制剂TQB3139等多款重磅产品也已处于临床研发的中后期阶段,预计未来陆续获批,带来业绩增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