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网北京8月17日电(徐曼曼 刘帅)“一个全新的小米,正满怀希望,驶向梦想的星辰大海。”
8月14日晚间,小米创始人雷军的第四次年度演讲如约而至。在这场主题为“成长”的演讲中,雷军分享了他在过去36年中,几次关键成长的经历和感悟。与此同时,雷军还宣布小米科技战略升级,并公布了小米的科技理念:选择对人类文明有长期价值的技术领域,坚持长期持续投入。
一个个精彩的故事令人沸腾,也让“科技引领未来”这个宏大叙事有了生动的注脚。
雷军的年度演讲由2020年开启。从“一往无前”到“我的梦想,我的选择”再到“永远相信美好的事情即将发生”,直至今年的“成长”主题,映照了时代的变迁,也是在用小米的方式寻找科技企业发展的下一坐标。
回望过去是为了更好地迎接未来。如果拉开时间的长镜头,将指针倒回十年前,中国科技产业发展的关键词还是跟跑与追赶。现如今,创新、跨越、核心竞争力已成为中国科技产业发展的新标签,一个充满机遇与挑战的科技创新新时代正在开启。而与产业高速成长交相呼应的,则是中国科技企业的集体崛起。
翻开小米的成长经历,我们能看到中国科技企业在技术变迁窗口摆脱原有路径,拥抱新世界的精彩故事;透过小米的增长轨迹,则能感受到科技企业的朝气蓬勃,这是当代中国商业转型的叙事样本。
大时代呼唤科技自立自强。小米通过层层“闯关”开辟的突围之路,可谓是中国科技自立自强的一个缩影。
向“高”而生,打破市场格局
头部企业是观察行业发展历程的最佳窗口。
在此次演讲中,雷军花了很大篇幅在回顾小米的成长,而他绕不开的话题就是小米的高端化之战。他坦诚,“过去三年高端探索之路,是近十年来我最痛苦、也是收获最大的一次。”
高端化,是小米手机最近三年来最重要的战略。向高端迈进,既是手机厂商在前行路上必攀的高峰,也是科技企业自身提升核心竞争力的关键因素,更是制造大国向制造强国跨越必须直面的时代命题。
然而,中国科技企业的高端化之路并非平顺轻松,小米也是如此。一方面,企业向上突围的通道在收窄,另一方面,企业市场内部竞争也在急剧加速。留给企业高端化突围的时间并不多。
雷军在演讲中透露,小米内部曾经围绕要不要做高端、怎么做高端产生巨大分歧。2022年2月,春节后的第一个工作日,雷军召集了一场公司史上最大规模的专项战略讨论会,他用两点说服下面所有人:第一,小米的创业梦想是成为全球知名的科技品牌;第二,竞争激烈的消费电子行业,只有做高端,才能倒逼公司在技术上寻求突破,赢得未来生存和发展的空间。
“最后,大家终于达成了共识,高端是我们发展的必由之路,更是生死之战。不能有任何动摇,必须死磕到底。”在这之后,小米的高端化之路渐渐有了清晰的轮廓,并通过小米13系列等新品渐渐走出前两个系列的低谷。
8月15日当天,集合现有最强技术的小米MIX Fold 3的发布,代表着小米和雷军的高端化战略梦想正驶向“星辰大海”。
而从小米13身上,小米也重新确立了做高端手机的三大原则:高端无短板、软硬件深度融合、以及参数领先到体验优先。
小米2023年Q1财报中,大陆地区手机平均销售单价(ASP)创下单季度历史新高,同比增长超过18%。另据第三方数据显示,今年1月,小米在国内市场4000-5000元价格区间安卓份额市占率排名第一,市场份额24.1%。
小米不仅在高端市场初步站稳脚跟,更逐步实现了品牌的重塑。
一部小米手机的崛起史,是过去十多年来中国国内消费电子黄金时代的缩影。小米曾经打开了中国手机走向千家万户的一扇窗,让中国手机行业看到了那个可能性,这是始于小米的种子。
经过多年的努力,一批中国制造领军企业正以科技创新为核心,不断提升中国智造的硬核实力,为所属领域的高端舞台打上中国标签。在智能手机领域,以小米为代表手机厂商的正在努力打破海外品牌占领国内高端机市场的格局,为中国科技的向“高”攀升、产业的向“新”而行绘就浓重底色。
挺进“深水区”,实现全方位创新
当前,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正在开启新的创新周期。在这场跨周期的“征战”中,科技企业有一道永远存在的命题,那就是技术的持续进化。
在发展过程中,小米的创新体系多次迭代升级,形成了独有的创新思路。
目前,小米的技术研发布局已进入 12 个技术领域,包括 5G 移动通信技术、大数据、云计算及人工智能,同时基于智能制造,进入机器人、无人工厂、智能电动汽车等,总体细分领域达99项。
在知识产权方面,截至今年3月31日,小米全球授权专利数已超3.2万件。据中国信息通信研究院公布的5G标准必要专利声明有效全球专利族企业排名,小米专利族占比4.1%,首次进入全球前十。
小米自研技术创新的一系列突破,离不开多年来研发费用的持续投入。
雷军在演讲中透露,过去六年(2017-2022)研发投入的年复合增长率高达38.4%,预计2023年小米全年的总研发投入将超过人民币200亿元,未来五年(2022-2026)研发投入将超过1000亿元。
“创新决定我们能飞得有多高,而品质决定了我们能走得有多远。”十多年来,小米在用自己发展的脚步印证了这句话。
自公司成立以来,创新贯穿了小米每一个关键历史时期。由小米掀起的一次次的创新波纹,每一波都见证着中国经济的潜力与活力。而正是因为其创新基因,在很多重要的“十字路口”,小米都以科技创新保持企业以变应变的前瞻性和主动性。
多年的技术沉淀也正走向从量变到质变的关键跃升。“深耕底层技术、长期持续投入”的提出,进一步明确了小米坚持“技术为本”铁律、坚定投资未来的核心方向。
惟其艰难知勇毅,惟其磨砺得玉成。小米之变,则是源于技术红利的逐一兑现。
在演讲后的新品发布会上,雷军公布了新一代折叠屏旗舰小米MIX Fold 3、性能之王Redmi K60至尊版两款新品手机,以及超大平板小米平板6 Max 14、小米手环8 Pro,全新仿生四足机器人CyberDog 2作为发布会“One more thing”惊喜登场。同时,小米正式宣布手机端侧大模型初步跑通,小爱同学升级AI大模型,并开启邀请测试。
一系列重磅产品和技术的亮相,充分展现了小米近年来在科技引领、审美引领上的认识与能力升级,以及在关键技术领域的全方位突破。
此外,雷军还披露了科技战略升级的四个关键路径与原则,即深耕底层技术,长期持续投入,软硬深度融合,AI全面赋能。
“小米的科技战略是选择对人类文明有长期价值的技术领域,并坚持长期投入。”雷军说。
持续进化,拥抱时代之变
雷军演讲中的所提起的每一次成长与蜕变,往往都经历过一个艰难的过程。武大往事、创业之旅、高端探索……从一个梦想到另一个梦想,从一条难路到另外一条难路,这是雷军的成长,也是小米的进阶。
但如今,当他笑着回忆它、反思它时,“中国企业的坚韧生命力究竟从何而来”这一问题似乎有了答案。
在市场波动和需求变化的背景下,企业只有持续进化、持续创新才能赢得发展的主动、开创发展的新局面。
在GPT爆火之后,“AI大模型”正在成为下一个人工智能的高地。全新的小米,将在大模型、仿生机器人等前沿领域的深入布局,选择对人类文明有长期价值的技术领域,坚持长期持续投入,服务于高质量发展。
雷军也系统地梳理了近7年小米在AI的投入时间线:2016年成立视觉AI团队,而后升级为小米AI实验室;2018年,成立AI影像算法团队,主要服务于手机摄影摄像;2021年,成立小米机器人实验室;今年4月,成立大模型团队。
值得一提的是,小米在百亿级内参数大模型、手机端侧大模型均取得了不错的进展,值得期待。其中,小米60亿参数的自研大模型在C-EVAL权威榜单上取得同参数量级排名第一,在CMMLU中文向大模型取得排名第一。
雷军表示,小米自研大模型技术的主力突破方向是轻量化、本地部署。目前,小米自研的端侧大模型已经在骁龙平台跑通,自研13亿参数端侧大模型的效果,在部分场景上可以媲美行业60亿参数的云端大模型。
在业内看来,未来的手机生态将逐渐拓宽,或将成为一个连接更多领域以及未来新兴产业的窗口。对小米而言,从第一部手机到今天应战大模型的手机,从一部手机到产品多样的生态链,无疑不是在拥抱时代的过程中,寻找开启下一个时代的钥匙。
“进化”在财报数据上也有体现。2022年小米财报数据显示,智能手机营收占比59.71%,loT与生活消费产品占比28.49%,互联网服务10.11%。
落地生根、成型起势,铺筑更美好的下一程,既是科技企业砥砺前行的证明,也是中国企业生生不息的写照。在波澜壮阔的世界科技竞赛中,我们只有紧紧抓住世界新一轮科技浪潮机遇,在越来越多的重大领域深度参与国际前沿创新,才能以持续科技创新为经济发展注入能量,才能为民生福祉保驾护航。
我们呼唤并期待更多像小米一样的科技企业,继续在创新策源和科技产业发展中扮演重要的角色。满怀热爱,奔赴山海!